乔治·菲利普·泰勒曼

乔治·菲利普·泰勒曼是莱比锡市议会在1722年空缺的圣托马斯教堂康托尔一职的首选人。由于他最终撤回了申请,议会才转而任命了“较逊一筹”的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。泰勒曼本人则在汉堡担任市音乐总监,声名远播整个欧洲。

1681年,泰勒曼出生于马格德堡,是一位几乎完全自学成才的音乐家。他自称:“他唯一的老师就是大自然本身,没有任何人的指点。”童年时,他已能在“还不知道世上有乐谱”的情况下演奏多种乐器,后来掌握了钢琴、管风琴、小提琴、竖笛、长笛、双簧管、沙鲁莫(单簧管的前身)、古提琴、低音提琴和长号。中学就读于希尔德斯海姆时,他接受了扎实的人文教育。其母希望他学习法律,他遂前往莱比锡大学。然而,他带去的一首诗篇曲被室友发现并转交市长,市长随即委托他每两周为圣托马斯教堂创作一首清唱剧。很快,泰勒曼还接管了莱比锡歌剧舞台,兼任作曲家、乐长、导演甚至歌唱家的角色,并创立了“音乐爱好者协会”,后来由巴赫继承并发扬。此时,他才正式放弃法律学业。 1705年,泰勒曼成为索劳(今属波兰热里)冯·普罗姆尼茨伯爵的宫廷乐长。1707年,他赴艾森纳赫宫廷任职,在此结识了巴赫,并成为其子卡尔·菲利普·埃马努埃尔的教父。1712年,他被任命为法兰克福市教堂音乐总监,九年后转赴汉堡,出任市音乐总监及五大主教堂的康托尔,并终其一生。仅在1737年,他曾请假赴巴黎,应邀亮相并受到高度赞誉,被誉为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。泰勒曼一生创作惊人:留下逾1000首宗教清唱剧、无数世俗清唱剧,约1500部器乐作品,45余部受难曲和约40部歌剧。他或许是历史上最高产的作曲家。

音乐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