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昂尼·欣尼加格里亚

作曲

列昂尼·欣尼加格里亚不仅是一位作曲家,还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登山家,曾在书中记录下他在多洛米蒂山区惊险刺激的攀登经历。作为作曲家与民谣收集者,他得到了著名指挥家阿图罗·托斯卡尼尼的鼎力支持。不过,柏林爱乐乐团也曾多次演出欣尼加格里亚的作品,例如他创作的音乐会序曲《基奥佐小镇的争吵》,该作由阿图尔·尼基什于1909年2月8日首次在柏林向公众介绍,被誉为新作。

欣尼加格里亚1868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,最初在都灵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、钢琴和作曲。1894年,他前往维也纳,师从欧塞比乌斯·曼迪切夫斯基,并在那里结识了卡尔·戈尔德马克、古斯塔夫·马勒和约翰内斯·勃拉姆斯。勃拉姆斯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,尤其体现在欣尼加格里亚的《小提琴协奏曲》中,该作于1901年由小提琴家阿里戈·塞拉托与柏林爱乐乐团首演。由于勃拉姆斯一贯不授课,欣尼加格里亚转而拜师安东宁·德沃夏克,后者在布拉格和维索卡唤起了他对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。 回到都灵后,欣尼加格里亚自1902年起开始系统地收集并改编皮埃蒙特地区的民歌。然而,这在当时意大利的音乐环境中颇具争议,许多观众希望在音乐厅中听到威尔第,而非农民歌谣。不过,托斯卡尼尼却对欣尼加格里亚的作品大力推广,使其带有地方色彩的作品,如《皮埃蒙特狂想曲》、《皮埃蒙特舞曲》、《基于民间主题的小夜曲》以及组曲《皮埃蒙特》在20世纪初成为重要曲目,甚至被富特文格勒和巴比罗利等指挥家演出。 然而,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欣尼加格里亚的创作逐渐减少,登山成为他生活的重心。1938至1945年间,在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施行了种族法律。1944年5月16日,时年75岁的欣尼加格里亚本应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,却在当天因心脏病发作离世。

音乐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