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图尔·奥涅格
作曲
阿图尔·奥涅格是其一代中最为多产的作曲家之一,共创作了约200部作品,涉及多种风格——从中世纪多声部音乐到当代的复式节奏、调性甚至爵士元素。他在二战前就以大型合唱作品、芭蕾音乐以及电影与广播配乐引起关注。1938年,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,十年后又获苏黎世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。
奥涅格于1892年出生,是瑞士一名咖啡进口商的儿子,他与家人定居于法国大西洋沿岸的勒阿弗尔。他早年师从罗贝尔-夏尔·马丁学习小提琴,1909至1911年间就读于苏黎世音乐学院,随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,师从夏尔-马里·维多尔与文森特·丹第。在当时由谢尔盖·佳吉列夫与伊戈尔·斯特拉文斯基所推动的前卫音乐氛围中,奥涅格很快与达律斯·米约、弗朗西斯·普朗克等人成为“六人团”(Groupe des Six)成员之一。 虽然他一度与六人团保持密切联系,但很快便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。1921年,他凭借清唱剧《大卫王》获得初步成功,几乎同期又以描绘火车头飞驰场面的管弦乐作品《太平洋2.3.1号》取得巨大反响。此后,他为芭蕾舞者伊达·鲁宾斯坦创作多部作品,其中包括应其委托而写的戏剧清唱剧《火刑台上的贞德》;而他于1929/30年创作的轻歌剧《保索尔国王历险记》更是连演逾500场,备受欢迎。二战期间,奥涅格留在被德国占领的法国。1947年,他赴北美与南美进行巡演,却未能从旅途的劳累中恢复。他患有心绞痛,并于1955年11月在巴黎因心脏病发作逝世。